近年来,全国紧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环境主题,紧盯提高全市各族群众健康水平、生活福祉,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形容,这正是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写照。绿色的、生态的,是高效益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出台了哪些绿色农业发展政策?

绿色农业发展政策总结
2016年12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绿色农业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质量兴农”,强调绿色发展要突出一个“绿”字,通过转变农业发展导向,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等四大措施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国务院发布重磅文件,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绿色农业发展的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强调,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到2020年的四大类目标任务:
1、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严守18.65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质量平均比2015年提高0.5个等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2、产地环境更加清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3、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
4、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全国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亿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绿色农业发展五大行动
2017年5月,农业部宣布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包括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实施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利于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减少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2017年12月,农业部与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金融,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金融服务体系。
2018年7月3日,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写了《绿色农业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着力构建支撑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
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指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月3日,我国首个绿色农业发展绿皮书《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编写。
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制定2019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包含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统筹推进和试验示范五项内容。
2019年10月24日,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4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